產品中心
PRODUCTS CNTER步高石墨ZEE-2石墨電極廠家 石墨加工廠,石墨電極與傳統(tǒng)銅電極的設計不同。許多模具公司通常在銅電極的粗加工和精加工有不同的預留量,而石墨電極則使用幾乎相同的預留量,這減少了CAD/CAM和機器加工的次數(shù),單是這個原因,就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模具型腔的精度。
步高石墨ZEE-2石墨電極廠家 石墨加工廠
加壓鑄造用模具
人造石墨材料已成功地用于有色金屬的加壓鑄造上。例如,用人造石墨材料制造的加壓鑄造用模具生產的鋅合金和銅合金的鑄件已用于汽車零件等方面。
離心鑄造用石墨模具
石墨模已成功應用于離心鑄造上。美國已采用壁厚為25 毫米以上的人造石墨鑄模來離心 鑄造青銅套管。為了防止人造石墨模的燒損,可采取一定的防氧化措施。澆鑄一定數(shù)量的鑄件后,如果發(fā)現(xiàn)鑄模內表面燒損,可以將鑄模內孔的尺寸擴大以便用來鑄造大規(guī)格套管。
熱壓壓模 模具
人造石墨熱壓壓模用于硬質合金的加壓燒結方面具有下述特點: 一是若壓制溫度提高到1350-1450 度時,則所需單位壓力可降到67-100 公斤力/ 平方厘米(即為冷壓壓力的1/10 )就可; 二是加壓和加熱在同一道工序進行,經(jīng)短時間的燒結就能得到致密的燒結體。
玻璃成型用模具
由于石墨材料具有化學穩(wěn)定性,不易受熔融玻璃的浸潤,不會改變玻璃的成分,石墨材料耐熱沖擊性能良好,尺寸隨溫度變化小等特點,所以近年來在玻璃制造中成為的模具材料,可以用它來制造玻璃管,彎管,漏斗及其它各種異型玻璃瓶的鑄模。
燒結模及其它金剛石燒結模具
利用人造石墨材料熱變形極小的特點,可制造晶體管的燒結模具和支架,現(xiàn)已廣泛使用,它已成為發(fā)展半導體工業(yè)的材料。此外,石墨模具也使用于鑄鐵用的鑄型,各種有色金屬用的耐久性鑄模,鑄鋼用鑄型,耐熱金屬(鈦,鋯,鉬等)用的鑄型及焊鋼軌用的鋁熱焊型的鑄型等。熱壓燒結金剛石工具用石墨模具,在金剛石工具制造過程中擔負著發(fā)熱元件和模具支撐的雙重作用,石墨模具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金剛石工具的尺寸精度、外觀形狀等。熱壓燒結工藝要求:溫度達到(1 000±2)℃,成型壓力16~50 MPa,保溫保壓時間為15~30 min,環(huán)境為非真空狀態(tài)。在此工況條件下,既要求成型及發(fā)熱元件的石墨模具具有導電性、較高的電阻率、足夠的機械強度,還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以確保金剛石工具的尺寸精度和優(yōu)異性能。目前,西方發(fā)達國家金剛石工具制造用石墨模具材料,主要為超細顆粒結構、高純度和高石墨化度的石墨材料,要求其平均粒徑小于15μm,甚至10μm以下,中等氣孔尺寸小于2μm。用此炭素原料做成的石墨模具,氣孔率小、結構致密、表面光潔度高、抗氧化性較強,平均使用壽命可達30~40次。金剛石模具要求材質硬度高,抗氧化性能好,加工精度高等特點,采用優(yōu)質石墨原材料大大延長了模具使用壽命和提高了抗氧化性能。
步高石墨ZEE-2石墨電極廠家 石墨加工廠
石墨在工業(yè)上運用極廣,幾乎每個行業(yè)都會用到。工業(yè)上多用的是人造石墨,也就是特種石墨。按其成型的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等靜壓石墨。也就是很多人叫的三高石墨,但是并不是三高就是等靜壓。 2、模壓石墨
3、擠壓石墨,多為電極材料。 其中按石墨的顆粒度分,也可分為:細節(jié)構石墨、中粗石墨(一般的顆粒度在0.8mm左右)、還有就是電極石墨(2-4mm)。
石墨由于其特殊結構,而具有如下特殊性質:
(1) 耐高溫型:石墨的熔點為3850±50℃,沸點為4250℃,即使經(jīng)超高溫電弧灼燒,重量的損失很小,熱膨脹系數(shù)也很小。石墨強度隨溫度提高而加強,在2000℃時,石墨強度提高一倍。
(2) 導電、導熱性:石墨的導電性比一般非金屬礦高一百倍。導熱性超過鋼、鐵、鉛等金屬材料。導熱系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甚至在的溫度下,石墨成絕熱體。 石墨能夠導電是因為石墨中每個碳原子與其他碳原子只形成3個共價鍵,每個碳原子仍然保留1個自由電子來傳輸電荷。
(3) 潤滑性:石墨的潤滑性能取決于石墨鱗片的大小,鱗片越大,摩擦系數(shù)越小,潤滑性能越好。
(4) 化學穩(wěn)定性:石墨在常溫下有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能耐酸、耐堿和耐有機溶劑的腐蝕。
(5) 可塑性:石墨的韌性好,可碾成很薄的薄片。
(6) 抗熱震性:石墨在常溫下使用時能經(jīng)受住溫度的劇烈變化而不致破壞,溫度突變時,石墨的體積變化不大,不會產生裂紋。
掃碼關注我們
Copyright©2024 臺州市鴻奈德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浙ICP備20015130號-3 sitemap.xml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wǎng) 管理登陸